:吴念真:灯熄后,知交好友剩几个?

:
>

  在人群散尽、灯光黯淡、杯盘狼藉的时刻,发现现场只剩一个疲惫、孤单、空虚的自己……

  始终很佩服某些擅长交际应酬的人,总觉得那是一种天生的才华,那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人,好像都能应付自如、谈笑风生、礼数周到,有些人甚至还具备超凡的记忆力,任何一张脸、一个名字只要见过、听过,仿佛就可以记入档案,存取自如。

  这方面我承认自己是有心学,但力有不足。

  人际交往三层次

  年轻的时候在电影公司上班,直属上司不但善交际而且酒量好。那时候最怕的工作任务,就是“晚上留下来,陪客人吃个饭”。

  和朋友可以彻夜瞎说,上台演讲好像问题也不大的我,到了那样的场合,却始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去应对、交谈。

  而一旦心里有了这样的犹豫,言行举止就必然拘谨、尴尬。加上酒量超差,一杯脸红,两杯过后马上睡意蒙,老怕自己出丑,于是无论敬酒或回敬都小心翼翼、畏畏缩缩。

  于是,在这个经常以喝酒的态度来衡量一个人“诚意”的地方,难免被归类为“不够热情”的人,记得有一次上司还曾经在一大堆宾客前指着我说,你这家伙根本带不出场!

  或许是自己不习惯,也老让别人觉得我“无趣”,所以那些类似的场合慢慢地就不找我了。没有交际、没有应酬自己觉得轻松,但看在某些人眼里,却老觉得我是不是太冷漠,太寡情了一点?

  记得有个朋友,当年还很好意地跟我上了一个晚上的交际课。他说人际交往上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都必须要学习、要关照。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陈丹青:教养就是细节

下一篇: 提高你工作效率的5个好习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