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龙生九子的传说

:
>

  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象征性的龙的后代亦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1.老大囚牛(qiúniú):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而且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哦~。

  2.老二睚眦(yá zì):相貌似豺,

  好腥杀。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3.老三狴犴(bì’àn):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讼,常见于古代牢门之上,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的神兽。

  4.老四狻猊(suān ní):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5.老五饕餮(tāotiè):形似狼,

  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6.老六椒图(jiāotú):形似螺蚌,

  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2010中考物理必备常识汇集

下一篇: 文学常识问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