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曲》的读后感2000字

:
>

  “就让我们继续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七堇年

  年少时我们总渴望变得强大,总渴望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更是渴望自己能够与整个世界对抗。当我翻开,七堇年的这本书——《尘曲》,我才发现,我也一直跟着她的足迹,去游荡了,却很久,很久没有在书里行走。

  当我看到这篇序,《迟到十年的回信》,我知道,我将会在一个很久远的故事里,去寻找,追求一种情愫。序里这样说道:《尘曲》是一本孤独者得告白。也许真的是这样,一个孤独者,在一个漫长的路上漂泊着。

  父亲于你我心里都是慈爱的眉目和背影。你总变换方式来体现你对父亲的热爱。每次看到那个背影里的孤独,你像是怀旧的人那样满目苍夷的想要看到他的脸,想要得到他的拥抱,哪怕只是一个没有深情的关怀。不,我想父亲于你总是深情的,即便他抛下你与母亲的誓言,那回转的门声啪啪作响,却总是藏着他离开家时对你的那一深情凝望。亲爱的新疆,我想看到那个童年的梦,和父亲的凸起的额。

  而母亲,于稻城中的那孤独的羽毛般的树,外表坚强内心却脆弱。于路上遇到的那场大雨,外表磅礴内心却细腻。我知道,年少多情的我而言,不知让母亲重复了多少的旧时光,她寄予我的只是心里的小小心愿。而我却不懂得博爱。后经历几多追逐恋慕,浅尝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才深知母亲于我,是如此的无私。想来也就心生荒凉,像稻城那些羽毛般的树,在宽阔的时空里抵御着风的来袭。而人生也如此,须在荒凉中感知,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作为行旅人,便足矣。

  我多想在采光不太好的屋子里再与老人闲谈几语,与朋友再一起踏过那段泥泞的路途,我想这一次,绝对不会再踩进稀泥里。想与朋友看看泸沽湖的蓝色风情。突然觉得,旅行又是如此的难忘,想到十九岁走过的脚步,与朋友恋恋不舍的笑。我不知有多远,只是一味的向前走。像生命最光华的地方去。就像伊斯坦布尔秋天,捷克布拉格的广场冬晨,奥地利的沿途大雪,维也纳的中央公墓,传奇的香港,国境之南台湾。旅行者定了一条路,从来不问那条路有多远。而这,于我在路上,所谓旅行的意义。

  坐在台灯下,执笔写字。沉默如谜的呼吸声,渐渐充斥着整个屋子的安静。写给最后一天的二十岁的自己。你写青春,写死亡,写梦想,写人生。你说,既然是喜欢梦想的人,那就梦下去,不要醒。我深知这是为自己的人生找寻最后的希望而产生的想法。我也知现实与希望总是背道而驰,而这对于你,只是梦断人生,望穿岁月的回忆吧。你像是一个尘世熟稔命途洞穿前世后路的人,与街道中行人檫肩而过的一瞬间,便猜测完她的人生。你说这样的人生轨迹,苍白无力,空洞无味,切记自己懂事以来不要沦落与这样的人生,,可是却过了二十年。我突然有些难过。何尝不是与你一样,这样苍白无力的过了二十年。如此渺茫与空洞。是啊,再怎样疯狂,再怎样不可一世,玩世不恭的态度终将被现实吞噬,那些年少无知的回忆,那些单车校园的岁月,足以抹平我们今后回忆的痛处,在成长中渐渐沉默,渐渐成熟,于你于我,都是一种怅然。

  而今眷恋生世,朝朝夕夕孑然又繁华,有几滴好酒般的故人之谊,有几曲骊歌般的殷切思恋,来人照我笑靥,去者不引我悲痛,复有何求。

  诸那句话:在经历了那些公路,火车旅行,约会,和年华之后,你将以死比生更加值得而告终。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三生石》的读后感2000字

下一篇: 《黑影》的读后感2000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