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亳州人
有酒自然离不开菜的,亳州人很会做美食。“知了”在我和家乡人的印象里,它就是虫子,它是不进我们的菜谱的。在亳州,它却是珍奇的佳肴,两角钱一个,饭店里计数收购。 端上桌来,我是不敢下筷的,即使经不住旁边人的“怂恿”,勇敢地克服心理的恐惧,怯生生地吃一个到肚子里,顿时感觉这小东西在胃里翻江倒海。亳州人却吃的香,他们说“知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很好的东西,把它们做成各式的菜肴。比如说茄子,这常见的蔬菜也有几种吃法,什么蒜焖茄子,炸茄包,蒸茄子,而且为了让口感更好,不管做什么样的茄子一定要去皮的。我们家乡只喜欢炒茄丝,茄子是不去皮的。 亳州人对肉的做法更讲究,春节做的什么“元鱼肉”、“红烧肉”、“虎皮肉”,食色诱人,令人垂涎欲滴。亳州的美食举不胜数......因为吃的美味,吃得丰富。亳州男人如果年过30腰围不大于胸围便是奇迹。
热情。
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不管你渴不渴,茶,一定要给你倒着。招待时也是倾其所有,喝酒时有喝酒的菜,吃馍时有吃馍的菜。等饭菜端上了桌,主人费尽口舌劝你喝酒,将鸡鸭鱼肉殷勤地往客人碗里夹,还在一边不停地说:“你吃啊,叨着吃呀”。 若有女性客人,如果孩子尚在襁褓的,女主人一定要抢着给你抱孩子的,这样可以让你心无牵挂好好进餐。在外地,到谁家做客,孩子都是孩子的妈妈自己抱着。偶尔回农村婆家走走,遇见路口正端着饭碗吃饭的乡邻,他们会热情地给你打招呼:“梅呀,回来了!在这里吃饭吧。”情真意切,不由地让你暖意涌心,深叹这里的乡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