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之外

:
>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浓烈的精英情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成功之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这个模式是应被质疑的。在深入思考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爱因斯坦对就业的看法。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四日,一个在德里的印度人给七十四岁客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写了一封长信,寻求帮助。写信人是一个单身汉,他打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在这两方面的知识“非常有限”。他身无分文,来信连邮票都没有贴。七月二十八日,爱因斯坦用英文写了回信:
  “我收到您的来信。您要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热情给我很深的印象。然而我必须坦率地说,我决不赞成您的态度。我们衣食住行都是因为有别人的工作,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诚心诚意地给予回报,不是以满足自己愿望的工作来回报,而且要以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服务于他们来回报。否则的话,不管我们的生活需求多么小,我们也是寄生虫。在您的国家更是如此,那里正是经济起步的奋斗时期,急需受过教育的人努力工作。
  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您有多方面的本领,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工作。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成果的机会,哪怕是对于非常有天赋的人来说,也是很小的。所以极有可能是这样:当您最富有创造性的年华过去以后,您会感到沮丧。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卖萌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下一篇: 让“声音”挣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