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游注册网址:《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书感悟
二、学会控制自己,切忌在课堂上情绪失控
本书作者提到,当学生看到你“冒汗”时,他们会使尽各种方法做出更多让你“冒汗”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你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攻击或激怒你。不管你的生活近况如何,不管你在家里、学校要处理怎样的事情,不管你要多辛苦,你都要尽量展现出自己快乐的一面——为你的学生展现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影响着学生的未来,教师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一个学生表现不好,通常这种行为是求助的一种表现,学生是可以被了解和教导的,所以教师面对着学生的不良行为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要在学生面前情绪失控,而是真诚地、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找到能够共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帮助或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我认为作者的这些观点特别有用。首先从课堂管理而言,中小学生是孩子,有孩子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天性,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自控,他们喜欢不时地和老师周旋,激怒老师,看到老师怒气冲冲、手舞足蹈的样子,学生反而会感到高兴。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攻击或者激怒你!”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在课堂上发火,冷静应对学生的“冒犯”,心平气和地进行教育,效果会比“大吼一声”好得多。其次,从老师的心理、身体健康来说,“怒伤肝”,非常不利于自身健康。很多中小学老师“灰头土脸”的,据说就是“发火”次数太多,恨铁不成钢,整天处于焦虑、不安、烦躁的状态,面临着亚健康的影响。所以,既为了管理好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又从自身健康来说,我们教师都应当想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有效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行为,避免流露出沮丧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