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汉墓”等你

:
>

阳春三月,万物回春,天空碧蓝如洗。我和S君有幸一起游览了坐落在曲阜市九龙山南簏的摩崖汉墓群。
  
  早上7:40分我们相约登上了高铁动车组,彼此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去拜访“老友”。我和S君在几年前的同事聚会上聊起各自爱好,古墓这个即熟悉而又鬼魅的词跳入了我的脑海,他说喜欢游览帝王陵,原本就爱好古玩的我,随即和他一拍即和。接下来的时间,我们相继参观了楚王陵、明皇陵、荒王陵等十几座帝王陵寝,每次回来我都感慨颇多。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科技又不发达,但古人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精湛高超的技艺,正是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出一个个峥嵘轩骏、蔚为壮观的工程。这些辉煌的背后同时也写满了叹息,是封建帝王荒淫无度,奢华生活的迷恋,使人民赋役深重,饔飧不继。扰乱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桎梏了人们思想,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沉思良久,动车莲步姗姗驶进了曲阜东站。出站后听说去九龙山须换乘二三次公交才能到达,于是我们临时起兴打的前往。一路上我们围绕曲阜地方传说畅所欲言,谈笑风声。沒多久巍峨蜿蜒的九龙山山脉跃然进入我们视线,山脚下是一片场地,写有“九龙山摩崖汉墓群”几个苍劲大字的门柱兀自挺立,广场周围被群山环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好像置身世外桃源佳境,多了一份静谧,安之若素。
  
  顺着十级台阶仰头望去,西汉五位鲁王的墓影清晰可见,它们仿佛是从远古走来的使者正在翘首期盼。沿着陡峭的石阶逶迤而上,绿荫遮道,鸟语花香,整座山峰在和煦阳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通体舒泰,郁郁葱葱。这时行至山腰处,一方十余平米的池塘一下映入我的眼帘,想当年池水清澈,水流潺潺,俨然似一条玉带悬挂在峭壁乱石之上,虽然池水已经干涸,但它那巧夺天工的姿态,仍能彰显出它非同寻常的一面。根据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推论,这显然是古墓的朱雀穴位,一方蓄水的池塘,小桥流水,翩跹袅娜,泉水自山颠倾泻而下,汇聚至此,再迂回山下成为常年湍流不息的小溪,鱼翔浅底,鸟鸣水涧,为这张用人类精隧和大自然鬼斧神工巧妙结合的山水画作,描上点睛之笔。继续向上走,台阶的角度越来越陡,我们便一鼓作气爬到阶梯顶端,一把大锁却挡住了我们的步伐,写有“游客止步”的示牌鹤然而立,“怎么办?即来之则玩之,我们不能就这么回去呀,多扫兴!”我说,S君也被这番情景气得嘴里嘟囔着,我们还未参观,心头已是愤愤然了。还是S君有办法,他手指着一处撕裂的铁丝网说:“咱们从这里可以钻进去。”我疑惑的看着他手指的方向,犹豫片刻又说:“能过去吗?口还这么狭小。”“能,放心吧!来,先把饮料瓶放下。”S君信誓坦坦的示意让我先钻,我惊诧地按照他的旨意去钻,但是非常容易就钻过去了,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这让我们对这个外观上看着不大,实际撕得很大的豁口,唏嘘不已。就这样我们双双钻进了这个让我们日夜梦想的王国,一揽芳华。
  
  这四座西汉王陵依次从东向西排列,场面蔚为壮观,一个个墓道犹如天兵天将持利斧劈下一般,整齐化一,尺度精确。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景帝于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封其子刘馀为鲁王,治鲁县(今曲阜县)。从3号墓出土的“银缕玉衣”以及刻有“庆忌”字样的铜印不难看出,这是第3代鲁王刘庆忌的墓无疑。《汉书》记载,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庆忌薨。余下的几座应该是刘馀及子孙的墓冢。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发掘了2号、3号、4号、5号墓,只有1号墓未被发掘。
  

>
显示更多
标签: 九龙山汉墓

上一篇: 青葱拾事——东游记

下一篇: 腾云驾雾做神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