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蜂记

:
>

  
  一把柴刀缠在腰间,柴刀上缺了一口却磨得光亮,拿上那根磨得油亮的小竹竿,穿上缝了几块布料的解放鞋,老李上山放蜂去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解决诱饵的问题,就好比南镇的垂钓爱好者乐于挖蚯蚓做诱饵一样,放蜂得抓蟋蟀、蚂蚱来做诱饵,住在村口的大爷经常调侃老李:“老李,咱村的蟋蟀快被你灭种了呢”,“物以稀为贵,多哉,多哉”老李面待尴尬的说:“大爷放心,今天有收获喊您一起搞晚饭”,不一会儿老李在栅栏的拐弯处路口消去去了身影……
  
  上山以后,选址也是非常有讲究,南镇的山山水水全部印在了老李心中,哪条山间小道通哪,哪块田埂上能走,哪里的蜂源比较丰富,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南镇人除了老李以外无人知道得如此清楚。老李照旧来到了老地方,家伙摆开,用细麻栓住细长的卫生纸,南镇人管这玩意叫“般撒”,它的用处便是套在蜂腰上,蜂子飞高时地面的人能够顺利地辨别蜂的去向。一切准备就绪后,老李拿上夹好的诱饵的小竹竿,半蹲在一堆不知名字的杂刺旁,这种刺开的花能引诱前来觅食的花脚蜂,守株待兔的精神摘要老李可是颇有心得体会。耐心的老李总会成功的诱到花脚蜂,之后把竹竿拿到空旷的地方往泥土里一插,拿起“般撒”开始套蜂的环节。
  
  蜂在咬诱饵的过程中也是非常警惕,老李小心翼翼的把细麻从翅膀与蜂身之间由后慢慢地穿上去,花脚蜂花哨的两只后腿推开了细麻,顿时轻盈的转了个身,躲开了麻套。不一会儿又全神贯注咯吱咯吱咬起诱饵来,老李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从另一边慢慢地进行穿麻套,刚刚碰到花脚蜂的腰时,花脚蜂激烈的抖动了几次翅膀,麻套再次被狡猾的花脚蜂给避开。老李没有灰心,待老李再次下麻套时,花脚蜂已经咬到了一块饵,连抓带咬的飞了起来。食物太重飞到旁边的树叶上整理一番,然后花脚蜂在老李头上慢慢的转起了圈,由小到大,螺旋状一般的上升,绕了三四圈之后,朝着山的那边飞去了。
  
  通常情况下,老李第一次失手也不影响后面的放蜂步骤。第一次一般会放比较小的“般撒”,老李心中明白,第一次得先进行初步的判断,例如蜂的去向,蜂起飞时飞行的高度,蜂来去所用的时间等等因素,这些都能有力的帮助老李完成放蜂伟业。在等待蜂回来的时间中,伙伴们和老李会做出初步的部署,每个人负责一段路程,通常一趟下来老李都要回答好几次“老李来了不得?”的询问。有的时候遇上了等待时间多于十分钟以上的情况,大家伙都会在老李的重新布属下诱另外一只蜂。按照老一辈的放风规矩,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不应该套麻,但是老李认为第一次得套,只不过纸要尽可能的小一些,这样方便安排跟踪的方向和路段分配的人员。有时遇上人手不够时,老李也得担起套蜂和追蜂的重任。
>
显示更多
标签: 美文 手艺

上一篇: 冬是薄情,亦是深情

下一篇: 行走在布依之巅的勇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