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神童高斯的故事

:
>

  “阳光,水,肥料……”我说。

  “时间!――这是数学问题中非常重要的条件。”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说,“看看怎么会出现72份草的变化的?”

  经过爸爸这么一说,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这里有12天和24天两个条件。于是又开始计算每天长出的新草:72÷(24-12)=6(份)。接着我继续往下算原来的草量:

  216-12×6=144(份),知道了原有的草量,就可以算出6天时间里牧场上共有的草量:144+6×6=180(份),算到这里我非常高兴,因为草的总量180份,时间是6天,结果马上就能算出来了:180÷6=30(只)。我一算完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了爸爸。

  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你确定算对了吗?”我开始有点担心,难道真的算错了?30×6=180份,这是6天时间里牧场上共有的草量;180-144=36(份),这是6天新长出的草量;36÷6=6份,这是每天新长的草量;6×12=72(份),这是12天新长出的草量;216-72=144(份),这是牧场上原有的草量。144+72=216(份),验算到这里,我信心满满地对爸爸说:“肯定对的,是30只羊。”爸爸笑着点点头。

  几天后,我去少年之家上课,李老师也给我们讲了类似的题目,原来这就是奥数中的“牛顿问题”。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宁泽涛变身“亚洲飞鱼”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 马龙十年终成大满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