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农民养娃娃鱼创业成功的故事
四川广汉农民养娃娃鱼创业,娃娃鱼养殖成增收致富的法宝
作者:周鸿
来源:四川新闻网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大鲵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
四川广汉市高坪镇的谢次勇,却正努力让娃娃鱼走上餐桌,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据了解,在他的带动下,当地100多家农户也开始饲养娃娃鱼,成为又一增收致富的法宝。
打工不如创业 辞职自己搞养殖
“看到别人养什么,自己就想尝试。”今年46岁的谢次勇自称自己一直就是一个喜欢养殖的人。据了解,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在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工作,开始接触野鸡等珍稀野生动物(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除外)的养殖和销售。这为他后来自己做养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打工不如自己创业。谢次勇怀着这种想法,2004年离开公司回到家乡广汉自己搞起了养殖。他先在兴隆镇办起了养殖场,随后又在绵竹市汉旺镇养起了野鸡。可是在2008年地震毁于一旦。
“养野鸡要盖一个天网,防止它们飞跑,但是地震把天网给损坏了,大部分野鸡都飞走了。”谢次勇说,当时他正在昆明机场准备前往西双版纳考察项目,听到消息后赶忙回家。对于造成的损失,谢次勇并不太在意,想着家里父母安全就好。
汉旺的养殖场被毁,谢次勇只好放弃,但是养殖这份事业并不没有放弃。他继续经营着兴隆镇的养殖场,然后开始寻找新的养殖项目。2008年底,他来到了陕西汉中朋友养殖娃娃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