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心脏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
>

  3.1  维持循环功能:心脏复苏后常有低血压或休克,应适当补容并用血管活性药,维护血压在正常水平。

  3.2  积极进行脑复苏:如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大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遗留智力与活动能力障碍,甚至形成植物人,因此脑复苏是后期的重点。①如意识障碍伴发热,应头部冰帽降温;如血压稳定还可人工冬眠,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mg,静脉滴注或肌注。②防治脑水肿:酌用脱水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白蛋白等。③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如ATP、辅酶A、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④氧自由基清除剂。⑤高压氧舱治疗。

  3.3  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继续吸氧,如自主呼吸尚未恢复,可继续用人工呼吸机;如自主呼吸恢复但不健全稳定,可酌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莱碱或回苏灵肌注或静脉滴注;还要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3.4  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酌情处理。

  3.5  保护肾功能: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3.6  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形态、生命体征,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预防压疮、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4  护理体会

  4.1  制定抢救预案,平时加强演练: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比较混乱,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平时要加强培训,制定详细的抢救预案并强化演练。病人发病时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指挥,护士各负其责,冷静应对,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4.2  快速实施抢救措施:按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4R指快速接近、快速CPR、快速除颤和快速高级生命支持,四者紧密结合,使心肺脑复苏的各项措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以同步实施。尽快用人工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迅速接上心电图和建立静脉输液和给药通道。

  4.3  降温保护脑细胞:发生心脏骤停后,在心肺脑复苏的同时即可上冰帽、冰袋,落实降温要早、快的原则,减低脑耗氧,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脑复苏几率,体温降至32——34℃较合适。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骨折病人不能吃什么,骨折后怎样恢复得快

下一篇: 点痣后吃点什么好,抹点什么好的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