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上期中学业评价九年级语文试题

:
>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3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襁褓(qiáng)  亵渎(dú)

红装素裹(guǒ)

B、旁骛(wù)   陨落(yǔn)  强聒不舍(guā)

C、灵柩(jiū)

睿智(ruì)   恪尽职守(kè)

D、谀词(yú)   煞白(shà)

廓然无累(ku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模样  祈祷  拮据  重峦叠嶂

B、编辑  署名  均称  妄自菲薄

C、映衬  谛听  妖娆  兴高彩烈

D、气慨  愚昧  教诲  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老师的批评,他总是虚心接受,逆来顺受。

B、在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我班的王小乐同学虽然奋力拼搏,但仍然与冠军称号失之交臂。

C、最近几年,各种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困难,都被他们一一战胜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当我和小娟走进教室时,看到李刚的滑稽相,都忍不住笑了。

B、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C、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D、据了解,在世界上最主要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1999年度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从上一年的第13位大幅下降至25位,整整下降了一倍。

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

项是(  )(3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了,李明在给他送行的时候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信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则止啊!”

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B、语言,也就是说话,好象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情。

C、“谦受益,满招损”是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把文后七个句子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1)   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

(2)   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

(3)   这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

(4)   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5)   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

(6)   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7)   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

A、(1)(2)(3)(7)(4)(6)(5) B、(1)(7)(4)(2)(3)(6)(5)

C、(5)(1)(2)(3)(7)(4)(6) D、(5)(1)(7)(4)(2)(3)(6)

8、海河市护城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向阳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向阳中学的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明白得体地提问?(4分)

(1)   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   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9、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世界能源组成

年代

石油

天然气

核电

其他

1993

40%

27%

23%

7%

2%

1%

2030(预计)

35%

20%

(1)请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2)读了这个表格后,你有那些感受?(请写出至少两条)

10、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句: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11、古诗文积累。(10分)

(1)

,带月荷锄归。(1分)

(2)《渡荆门送别》的颔联是

。(2分)

(3)《望岳》中极言泰山之高的句子是

。(1分)

(4)《春望》中以写景来传达诗人忧国感情的两句是

。(2分)

(5)《红楼梦》中香菱对王维的两句描写塞外奇景的诗句赞口不绝,诗句是

。(2分)

(6)请写出两句带“绿”字的古诗

(2分)

二、

言文阅读(16分)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2、用“”标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出一处)(2分)

(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

(2)乃 诈 自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

13、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吴广素爱人          (2)尉果笞广

(3)并杀两尉           (4)召令徒属曰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5、下面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广故数言欲亡

夺而杀尉

A.

C.

河曲智叟亡以应

温故而知新

陈胜佐之

以激怒其众

D.

B

策之不以其道

何陋之有

16、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7、体现起义领导者的起义策略的句子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故乡》(17分)

①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

③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有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⑤“阿!闰土哥,——你来了?……”

⑥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⑦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⑧“老爷!……”

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⑩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⑾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8、选文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写了一位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的朋友,后来他曾和鲁迅一起在绍兴师范学校任缴,他的名字是

。(2分)

19、“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20、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21、选文第②段和第⑾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22、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刻的眷念之情。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4分)

(二)《垂钓》(19分)

①垂钓的乐趣在于一个静字。

②林语堂先生谈纽约长岛的钓鱼,谓“百数十条船同在海面,灯火辉煌,环顾三五里内,尽是渔船”,则是洋示的钓鱼,和中国的渔樵之乐比较,则未免显得热闹而又俗气。

③中国文人画家笔下的渔樵之乐,是象征着中国人对出世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正如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垂钓的目的不在垂钓,而在远离尘寰的嚣攘争夺,是亦在“山水之间”也。

④我最喜欢元朝白仁甫的名句,“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那境界何等旷逸!

⑤紧张忙乱的现代生活,常使人沉迷名利,忘了自己。能抽空到山崖水滨, A(扔、投、放)一丝钓线在浩渺迷茫的烟波,体会一下俭素安闲的渔父生活,会觉心胸开朗宁静,“渔父之意”固也不必在“鱼”也。

⑥谈渔樵之乐,就不能不想到郑板桥的道情。那“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挂,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画寒……的画面,正是哲人文士们所全心向往的旷达隐逸,与世无争的人生最高境界。

⑦而张志和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多么潇洒!能够  B   (领悟、领受、领略)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之乐的人,他的胸襟是多么飘逸!

⑧垂钓的画面,应是

;如朱希真词中所谓“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在意境上才能给人以“人生如蜉蝣,繁华似春梦”的感受。

⑨“百数十条船同在海面,灯火辉煌”的美式垂钓,是以人和物质为主体的拥挤才垂钓,离不开尘间扰攘。我国古人的垂钓则是以宇宙和精神为主体的清幽的垂钓,能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利,带回淡泊豁达的胸襟。

⑩中国的哲学,从垂钓一事,可见全豹。

2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1)钓叟      (2)嚣攘      (3)淡泊

24、联系上下文,说说“出世”的含义

。(2分)

25、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⑤段和第⑦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写在“A”和“B”两处。(2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26、文中所谈到的“渔樵之乐”反映了古人

的人生境界。(限定在8字以内)(3分)

27、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在第⑧段的横线上补上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3分)

垂钓的画面,应是

28、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式垂钓”和“美式垂钓”进行了比较,请简要概括二者的区别。(3分)

29、对事物的认识,由于角度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垂钓”,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请再读文章,就“垂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作文(55分)

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声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半期答九年级语文半期答案:

1、D 2、A 3、B 4、B 5、D 6、B 7、D 8、略 9、(1)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2)要节约能源;使用无污染的能源;要保护环境;要珍惜资源……10、例如:一棵树,是一位凛然挺立的哨兵。凛然挺立的哨兵,为祖国边疆筑起钢铁长城。 一本书,是一把智慧的钥匙。智慧的钥匙,为成功打开大门。…… 11、(1)晨兴理荒秽(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阴阳割昏晓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大漠姑烟直,长河落日圆 (6)略

12、(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 (2)乃 诈 自 称 公 子 扶苏、项 燕 13、平时;用竹板打;一共;召集 14、略 15、C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8、《呐喊》;范爱农 19、D

20、外貌描写,表明闰土的生活已陷入贫困之中。21、第②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我对现实故乡的失望之情;第⑾段的描写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表现出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2、见到闰土,却感觉到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依然记得闰土“红活圆实的手”和“紫色的圆脸”;在脑海中回忆起许多童年趣事;见到宏儿,认为他是“廿年前的闰土”(每项1分)

23、sǒu; xiāo; bó 24、超脱人世 25、A投 B领略 26、淡泊旷达,开朗宁静 27、例如:孤舟一叶,烟波千顷,浩阔的空间,轻勾细点,似有如无的渔父……(供参考) 28、“中式垂钓”是以宇宙和精神为主体的清幽的垂钓,能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利,带回淡泊豁达的胸襟,“美式垂钓”是以人和物质为主体的拥挤的垂钓,离不开尘世的扰攘,显得热闹而俗气。 29、能表明赞成与否,能谈自己的观点且言之有理。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测试卷

下一篇: 语文初三上期中复习指导及期中测试卷(开明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