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项训练(选择)
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项训练(选择)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8℃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C。 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 D。 普通家用台灯的功率约为200W
E。 一张课桌的高度1。6
m
F。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 kg
G。 人步行的速度是30 m/s
H。 洗澡水的温度是80℃
2。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3。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B。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C。 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 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4。 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光的反射规律 B。
真空不能传声
C。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D。
欧姆定律
5。 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
C。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6。 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定律或原理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欧姆定律
C。 焦耳定律 D。
阿基米德原理
7。 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8。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图,若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a点和b点,则物体的重力势能( )
A。 在a点时大 B。 在b点时大
C。 在两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则(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 如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下,下端悬挂一个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C。 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17。 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高度之比为2:3,底面积分别为。把它们都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把A叠放在B上,B对桌面的压强为p;把B叠放在A上,A对桌面的压强为。已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一物体以1 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0 N,若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到3
m/s时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
A。 大于40N B。 小于40N C。 等于40N D。
无法确定
19。 若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中进行物理实验,下列仪器中:(1)托盘天平、(2)摆钟、(3)电子秤、(4)电流表、(5)电压表、(6)放大镜、(7)密度计、(8)刻度尺,仍能正常使用的有( )
A。 (1)(3)(6)(8) B。 (2)(3)(7)(8)
C。 (2)(6)(7)(8) D。 (4)(5)(6)(8)
20。 两个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积之比为2:1,进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2:1 B。
1:2 C。
4:1 D。
1:4
21。 为了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 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 磁铁靠近钢棒,若钢棒与磁铁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
D。 磁铁靠近钢棒,若钢棒与磁铁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22。 某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这台汽油机在1s内做功的次数为( )
A。 10次 B。 15次
C。 20次 D。 30次
23。 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实例,如图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
2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25。如图所示,小明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人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哪个最大: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一样大
26。 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时,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在跑步机上跑步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27。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28。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一物块M轻轻地放入杯中,则物块M静止后( )
A。 一定不变,可能增大 B。 可能增大,一定不变
C。 一定增大,可能增大 D。 可能不变,一定不变
29。 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体积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两球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若此时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小球的质量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30。 下列简单机械中,都属于省力的是
A。 钓鱼竿,动滑轮
B。 瓶盖起子,起钉子的羊角锤
C。 剪铁皮的剪刀,缝纫机踏板 D。 扫地用的大扫帚,剪铁丝的老虎钳
31。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在这一过程中
(
)
A。 通过热传递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B。 通过做功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C。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筒内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32。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滑轮提升重物,滑轮质量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通常费力
B。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 使用定滑轮和使用动滑轮的有用功率一定相同
D。 工人师傅使用定滑轮一定比使用动滑轮做功少
33。 用密度的木材做成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的边长是1dm。把它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和木块浸入水的深度分别是( )
A。 B。
C。 D。
34。 如图所示,小球在圆弧形槽中来回滚动,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最后静止在槽底,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加
B。 小球在最高点处重力势能最大;小球第一次滚到槽底时,动能最大
C。 动能和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动能增加时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时动能减少,机械能保持不变
35。 如图所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当把铁块A放在木块上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把与A体积相等的合金块B悬挂在这个木块下方,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合金块的密度是(铁的密度为)( )
A。 B。
C。 D。
10。
36。如图所示,在一水平桌面上放着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使铁球静止,木球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比铁球的动能小 B。 两球的机械能可能相等
C。 木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 木球的机械能一定较小
37。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9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 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 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 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38。 把密度为的小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把此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14。4g B。
16g C。
18g D。
20g
39。 如图所示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40。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测量仪器是( )
A。 温度计 B。
刻度尺 C。
弹簧测力计 D。
电流表
41。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2∶1。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静止时,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ρ酒=0。8×103kg/m3)
A.ρA∶2ρ水 B.ρ酒∶2ρB C.1∶1
D.2∶5
42。 在2005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了跳绳。他在1 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 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4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44。 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化。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这是因为( )
A。 鸡蛋的质量减少,重力小于浮力
B。 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
C。 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D。 液体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45。 从图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C。 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D。 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47。 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48。 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大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500W B。
100W C。
50W D。
10W
49。 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等于( )
A。 9:13 B。
13:9 C。 9:4 D。
13:4
50。 下列现象中,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
B。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C。 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D。 公共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有惯性的原因
51。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这几种物质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ρ水>ρ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 m铝>m铁>m铜>m木
B.四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F铜>F木>F铁>F铝
C.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 G铝>G铁>G木>G铜
D.铝、木两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52。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运动越来越慢 D。
仍做圆周运动
53。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54。 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 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D。 饮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E。 小孔成像
F。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G。 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大树的影子
H。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I。 红布在绿光下呈黑色
J。 日食
K。 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出现的“晃眼” L。 海市蜃楼
55。 如图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56。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一个蜡烛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57。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对应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应是( )
A。 B。
C。 D。
58。 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如图所示。从玻璃上方透过玻璃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
A。 看到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
B。 B。 看到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
C。 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
D。 看到B中的字和没有放玻璃时一样高
5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 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 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6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
61。 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液体A的比热容大 B。 液体B的比热容大
C。 两种液体比热容相等 D。 无法比较
62。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图甲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在图乙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在图丙中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63。 在学习了热学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出了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0℃的冰块比0℃的水内能少
B。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C。 物体吸热,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64。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A。 冬天,室外的人向手“哈气”,手就感到暖和 B。 古代人们“钻木取火”
C。 热水放在室外,过一会水就变凉了 D。 在烈日下行走的人会大汗淋漓
6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D。 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66。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1,比热容之比是2:1,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是( )
A。 1:4 B。
6:1 C。
1:1 D。
9:4
67。 已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8V时,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化了100mA,则该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A。 3。2W B。
1。8W C。
1。4W D。
0。2W
68。 将额定电压相同的灯L1和L2以并联的方式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灯L1的功率为9W;若将灯L1和L2以串联的方式仍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灯L1的功率为4W。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并联和串联的两种连接方式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2
B。 在串联电路中,灯L2两端的电压为
C。 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2:1
D。 灯L1的电阻是灯L2的电阻的2倍
69。 将额定功率为2W的灯L与一个阻值为4Ω的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上,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要使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较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的值和电阻值为
A。 4V,2Ω B。
4V,3Ω C。 2V,2Ω D。
2V,8Ω
70。 将标有“12V 6W”的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现将电路两端电压提高1倍,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正常发光,两次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1:25,则( )
A。 当电压为U时,灯的实际功率是1。5W
B。 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两端电压是20V
C。 两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之比是1:5
D。 当电压为2U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1。25W
71。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白炽灯均不亮,用电压表测量各段电路的电压,测得结果是。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断路,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灯断路 B。
灯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源E断路
72。 有一只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的R是电阻丝。在正常工作时,改变内部接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挡。图乙所示是它四种不同的连线方式,其中获得低挡温度的是( )
73。 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电风扇约2A B。 电冰箱约1A C。 电视机约2A D。 台灯约1A
74。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示数为6V,小灯泡规格为“4V,1W”,且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最多只能允许高出其额定电压的。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b向左滑过长度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源两端电压和小灯泡电阻均不变。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变阻器的功率与小灯泡的功率之比的最小值分别为( )
A。 12Ω;1:4 B。
12Ω;1:8
C。 24Ω;1:4 D。
24Ω;1:8
75。 如图所示电路,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为R0,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灯L短路
B。 电阻R短路 C。 灯L断路 D。 电阻R断路
77。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2示数不变 D。 相同时间内,RW消耗电能变大
78。 有甲、乙两根额定电压均为220伏的电阻丝,甲电阻丝的额定功率是乙电阻丝额定功率的2倍,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上,在t秒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若将它们串联后再接入照明电路,在3t秒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0。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串联后的总电阻为,并联后的总电阻为,则关于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II区域,在III区域 B。 在III区域,在I区域
C。 在I区域,在II区域 D。 在I区域,在III区域
82。 某工厂欲设计一种高、中、低三档家用电火锅。要求低温发热功率为200W。其发热体的电阻丝如图所示,A、B、C为三个接线柱,B是电阻丝中点的接线柱,则高温档的发热功率为( )
A。 400W B。
600W C。
800W D。
1000W
79。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64W,若把电路中的总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则滑片移动的方向和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 )
A。 滑片P左移, B。 滑片P右移,
C。 滑片P左移, D。 滑片P右移,
81。 把标有“220V 25W”和“220V 60W”的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与的功率之比为( )
A。 12:5 B。
5:12 C。
1:1 D。
2:5
83。 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为AB边的中点,如果CD两端的电阻值为9Ω,则AB两端的电阻值为( )
A。 36Ω B。
12Ω C。
8Ω D。
4Ω
84。 下列实验装置中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85。 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电流为I,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则该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 )
A。 B。
C。
D。
86。工人师傅在改装电炉时,为了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截去一半电炉丝; B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C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D把连接电炉和电源的电线长度增加一倍。
8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S1,断开S2时,R1两端的电压为10V;当断开S1,闭合S2时,R1两端的电压为8V,则为( )
A。 4:5 B。 3:2 C。
3:1 D。 5:4
87。 将“PZ220V 60W”的电灯与“PZ220V 100W”的电灯串联后接到220V的照明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分别为和,若将和并联后接到同一照明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又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8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闭合,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开关
89。 如图所示,把E、F两点接入电压为36V的电源两端,开关和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72。9W;开关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当把A、E两点接入电压为36V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已知。则为( )
A。 18W B。
14。4W C。
10W D。
8W
9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L1灯丝断了 B。 L2灯丝断了 C。 电流表损坏 D。 L2灯口处短路
90。 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 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 )
A。 电烙铁最多 B。
电视机最多
C。 电风扇最多 D。
一样多
92。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合适的是( )
A。 家用保险丝 B。
白炽灯泡的灯丝
C。 电炉的电阻丝 D。
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
93。 把标有“12V 12W”的灯L1和“12V 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A。 L1、L2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C。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 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94。 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时,电压表前后两次的示数之比为4:3,则电路前后两次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 )
A。 4:3 B。
4:5 C。
5:4 D。
9:16
9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关于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 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小于的示数
B。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示数不变
C。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的示数增大
96。 两个灯泡和分别标有“6V 2A”和“9V 1A”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它们串联时,电路总电压不能超过15V
B。 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3A
C。 将它们并联时,总功率不能超过21W
D。 将它们串联时,的功率不能超过3W
97。 甲、乙两盏灯,已知甲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都是乙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2倍,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盏灯的电阻相等
B。 两盏灯都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
C。 两盏灯串联时都不能正常发光 D。 两盏灯并联时甲灯比乙灯亮
98。 两个灯泡和分别标有“6V 2A”和“9V 1A”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它们串联时,电路总电压不能超过15V
B。 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3A
C。 将它们并联时,总功率不能超过21W
D。 将它们串联时,的功率不能超过3W
99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0
是一个8Ω的定值电阻。如果分别将下列的四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的AB 两点之间,且不会烧坏。则最亮的那个灯一定是:
( )
A 。 “6V 3W” B 。 “4V 2W ”
C 。 “3V 3W” D , “2V 2W”
10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灯L能够发光,当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