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天空的孩子——《天渊》读后感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天空的孩子》里面的流落到爬行界的人类孩子们一样,这些孩子们渐渐的已经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回到高技术文明,已经渐渐的适应了行星表面的生活,就像是我们现在地球上的生活一样,为生活奔波劳碌,洗衣做饭,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要踏上征程,飞出太阳系!
上一篇文章写于一月十三号,今天已经是三月六号了,整整五十多天,我是一个字也没有写。虽然曾多次起心动念要写点什么,可世事繁杂,劳心劳力,真可谓是驱驱行役,苒苒光阴,写作之心虽有余,而提笔之力不足。幸好读书这件事情没有落下太多,春节期间持续阅读了不少科幻和科学领域的作品,各种新奇的知识和念头涌入我的脑海,现在,我枯坐在电脑之前,呆呆着望着窗外的星光,听任大脑之中思潮翻涌,不知从何说起。
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像发生了很多大事,股市涨了又跌,楼市跌了又涨,期间伴随着很多欢笑与眼泪。但就我自己切身的感受来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我能知道股市楼市这些事情,毕竟只是通过每天早晨起来看到的朋友圈文章,并没有什么亲身的体验。
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有时会有一种无端的荒谬感。这种荒谬感仿佛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空间上说,我们已经知道整个宇宙浩瀚无垠,只我们银河系就有跨越几万光年,然而我们很多人只为了几百立方米空间的使用权就耗尽了自己的一生,据说东南沿海某个地方的房价已经高达十万,据说都要通过填海的方式来增加城市的面积,这让我想起了银河帝国的首都川陀。
从时间上说,整个人类世界仿佛是以缓慢的节奏在运转,我仿佛生活在两个历史性大事节点之间,是的,我说的大事更多的是人类踏上太空的脚步,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的时候,我尚未出生;当下一个伟大的人类在火星漫步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死去,我知道只是在在我生命的这一年里面,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我们生命的进度条又往前走了几十分之一。
也许是科幻小说读的太多了,在我心中有一股执念,那就是,在有生之年我要踏上征程,我要有自己的星舰,我想飞出太阳系,穿梭在茫茫的太空里。我想让无边无际的黑暗把我包围。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地球之于整个银河系,就像是魔兽世界里的艾尔文森林之于整个艾泽拉斯大陆,你见过整个游戏过程永远不出新手村的吗?我觉得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出新手村的愿望,只有区区几个个体在不停的看似徒劳的尝试走出去。当然,新手村没有PK没有危险,然而在新手村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游戏乐趣是什么,不是吗?
在春节期间读了弗诺.文奇的界域三部曲,《深渊上的火》《天渊》《天空的孩子》(《A Fire Upon The Deep》《A Deepness In The Sky》《The Children Of The SKy》),这三本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弗诺文奇的书对于我这样的科幻迷来说,是和大刘的《三体》一个级别的作品,而更好的一点是每本书都厚达七八百页,保证了长时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读后感(www.kuaidu.com.cn)在整个春节期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在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那就是弗诺文奇笔下的银河。弗诺.文奇在界域三部曲中,对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做了界域的划分,分为爬行界、飞跃界和超限界。爬行界中,物质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很多智能化设备在这一区域也无法运行,飞跃界则没有这类限制。而超限界则是超级智能掌握的区域。弗诺文奇笔下构筑的波澜壮阔的场景,不亚于奇幻领域的王者《冰与火之歌》,然而文明的设定又遵从与硬科幻的统治。
想想作者笔下,光速限制已经被称为是爬行界,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要远远低于光速,记得在《看不见的世界》一书的序中作者写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低速度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情,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大多数速度都是光速,或者是接近光速。比如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基本粒子的速度也都是光速或者接近光速,宇宙膨胀的速度在遥远的地方也是光速或者接近光速,等等。然而在我们人类可以感知的生命这个世界,这个高于微观低于宏观的世界,我们不借助工具自己能够达到的速度是光速的万万分之一,即使辅助以机械设置,提升不过百倍,然而我们自己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爬行。如果真有超级智慧的存在,不知道该是如何的俯视我们。就像《天渊》中已经可以航行宇宙的人类俯视阿拉克尼星球的蜘蛛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