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反思共5篇

:
>

  蝉教学反思二: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可以让学生找到法布尔《昆虫记》的原文,相比较学习。原文更生动直观,更容易理解,不明白教材上为什么改成这样,有些地方的意思都不符合原著。

  比如书中第三自然段,写蝉脱壳时,“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这一段我自己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没看过蝉蜕壳,不知它是怎样能凭空腾起身子往后翻的,所以在讲课时觉得很不好讲。课间有学生拿出法布尔的《昆虫记》,给我看《蝉》的原文,我才知道原文上写的是蝉先用四爪抱住一根枯枝或干草才腾起身子蜕壳的,这样一来,这段话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而且上面还配有图画,更加生动直观。还有关于蝉的听觉问题,原著上的观点也和课本上不一样,原著上说得更清标晰直观,而课文最后的一句“蝉虽然有听觉,可是它所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这话模棱两可,很让人费解了,不明白蝉接受的声音和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因此,我想到特级名师窦桂梅的博文中写的,有些译文已经失去原作真实意图的精髓,对于这种课文老师一定要先对原著进行解读,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进行整合后再成为课堂上的东西。这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备课。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然后填写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调查表,简单明了,培养孩子对生物的兴趣和科学实践精神。

>
显示更多
标签: 教学 反思

上一篇: 好娃娃教学反思共5篇

下一篇: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共5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