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毅力的故事5篇
担心她再次旧病复发,1999年7月,她初中一毕业,父母就带着她一同来到深圳打工。父亲在深圳市蛇口兴安船舶工程公司上班,母亲则带着卢慧兰进了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医院做护工。
在医院里,她认识了一位钟爷爷。钟爷爷和老伴相依为命,唯一的儿子钟健在美国定居。1999年10月,他出院时,将卢慧兰请到自己家中当保姆。
卢慧兰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将两位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二老也十分喜爱朴实勤劳的她。得知卢慧兰的坎坷经历后,善良的钟氏夫妇对她心生怜惜,不但把她当作孙女一样看待,还教她学英语,鼓励她自学高中课程。卢父卢母得知后,十分感激,平时有空就前去钟家帮忙。
两家人以心换心,感情日笃,钟氏老夫妇有了帮卢慧兰继续求学的想法。可这时,卢慧兰已经19岁,在深圳读高中、考大学不现实,而且其特殊经历也不适合在国内读书。2001年春节,在美国一所私立高中当教师的钟健回国探亲,钟爷爷便要求儿子想办法带卢慧兰去美国读书。钟健答应了。
2001年5月,钟健通知卢慧兰,可以办手续去美国读书了。
“精神病”考上美国名校
可卢慧兰要去美国读书谈何容易。当时,钟健靠自己在美国学校的关系,给卢家列出了一份最便宜的高中三年留学费用单:每年学费加生活费1。5万美金,即便申请助学金,也要1。3万美金,三年就是3。9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0万元)!
为了筹钱给女儿留学,卢父回攀枝花卖掉了房子,筹得了十几万元,而卢慧兰刚刚高中毕业的妹妹也表示放弃读大学去打工,挣钱为姐姐攒学费。
第一年的留学费用终于凑齐了,可卢家人又有了新的担心:卢慧兰的病随时可能复发,万一在国外发病,被学校开除,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为此,卢慧兰专门咨询了医生。医生建议说:“尽管你已成年,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但鉴于你过去的病史,最好不出国留学,因为国外环境复杂,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更容易出事。”可卢慧兰坚定地说:“我能克制自己,我一定要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2001年8月,卢慧兰来到了美国缅因州路易斯顿市,接待她的是钟健夫妇及其女儿玛丽诺。钟健在路易斯顿市切萨克私立高中教数学,妻子是美国人,在家做全职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