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场单元练习

:
>

高二电场单元练习(一)

1.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

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动能较小

B.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

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

强都大于b点的场强

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

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

2.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

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

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符号不同

②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的速度

③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④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

恰好能从下板边缘以速度v1飞出电场。若其它条件不变,在两板间加入垂直于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该带电粒子恰能从上板边缘以速度v2射出。不计重力,则 (  )

A.2v0=

v1+v2     B.v0=

C.v0=    D.v0

4.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等势线时,下列哪些模拟实验的设计是合理的

A.如图⑴所示圆柱形电极M、N都接电源的正极,模拟等量正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

B.如图⑵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正极,圆环形电极N接电源负极,模拟正点电荷周

围附近的静电场

C.如图⑶所示两个平行的长条形电极M、N分别接电源正、负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

间的静电场

D.如图⑷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负极,模拟负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

5. 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

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

变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

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

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

A.一定减小     B.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不变

6.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竖直固定在光滑绝缘的小车上,小车的总质量为M,整个装置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垂直金属板的方向从B板底部小孔射入,且恰好不与A板相碰,求A、B金属板间的电势差?

7.如图所示,一质量m 的塑料球形容器放在桌面上,它的内部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直立地固定于容器内壁的底部,弹簧上端经绝缘物系住一只带正电q、质量也为的m小球。从加一个向上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起,到容器对桌面压力减为零时为止。求:

(1)小球的电势能改变量

(2)容器对桌面压力减为零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8 如图(甲)所示,A、B是真空中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它们之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A、B两板间距离 d=15cm。今在A、B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周期为T=1。0×10-6s 。t=0时,A板电势比B板电势高,电势差U0=1080V,一个荷质比 q/m=1。0×108C/Kg的带负电的粒子在t =0的时刻从B板附近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重力,问(1)当粒子的位移为多大时,粒子的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大?(2)粒子撞击极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C  2。 A  3 B

4.解: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在导电纸上必须形成电流。由于⑴、⑷两个方案在导电纸上不会形成电流,因此设计不合理。⑵、⑶两个设计是合理的。选BC。

5. A

6.解: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小车与小球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

mv0=(m+M)v

(3分)

设两板间电势差为U,两板间距为d,

对车据动能定理:q S=M v 2          (3分)

对小球据动能定理:q(S+d)=m v0 2-m v 2

(3分)

由上式联立解得:

(3分)

7.(1)………(5分)

(2)提示:弹簧初态的压缩量与末态的伸长量相等,故弹性势能的改变量为零。因此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量。………(7分)

8.(1)粒子经过T/3时第一次达到最大速度,S= =4cm ;V==2.4×10-5 m/s (2)0至T/3时间内,粒子向A板加速4 cm; T/3至2T/3时间内,粒子向A板减速4 cm;2T/3至5T/6时间内,粒子向B板加速1 cm;5T/6至T时间内,粒子向A板减速1 cm,一个周期内前进的位移为6 cm。两个完整的周期后粒子前进的位移为12 cm,距A板还剩余3 cm,因此,粒子撞击极板时的速度即为由初速为0,经过3 cm加速的末速度,大小为×105m/s 。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物理高二下学期物理单元测试题(B)

下一篇: 高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分子热运动功和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