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天热怎样健康养生?中伏天养生的四宜七忌
小贴士: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气弱体虚的朋友,在三伏期间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总而言之,中伏时节暑湿伤气,但更是进补的好时候。若身边有人在中伏时候感觉到精神疲惫、不想动不想说,同时头脑昏沉手脚发热的话,就一定要用上面介绍的粥品进补了哦,进行合理的养生才是最关键的。
“热在中伏”,大暑季节,闷热难耐,女孩们难以忍受,喜欢用各种清凉降温的方式来预防中暑。但是到底哪些方式是正确的呢?中伏天防暑降温4宜7忌,告诉你如何正确祛暑解热,防暑降温不中暑。
中伏天养生的四宜七忌
“热在中伏”,“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另外,前天迎来了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潮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相比其他季节会大很多,再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每天早上起床、上午10时、午睡前、午睡后、下午五六点钟这几个时间应定时定量补水,忌一次喝得太多冲淡了胃液,也加重了心脏负担,每次喝1-2杯水足矣。同时还要多注意调理,增加营养,清热祛暑。提防“湿热之毒”,防止步入夏日中暑的七个误区。
中伏调理4宜 大暑养生重在解热祛湿
一.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二.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三.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