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水平测试题
高三历史水平测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考试题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中部的母系氏族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下列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氏族
C、大汉口氏族
D、炎黄部落联盟
2、判断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特权,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推行什五制
3、东晋初期,“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指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 ‘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东晋偏安江南,政题混乱
B、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C、东晋政权得到土族支持
D、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4、下列关于货币的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①秦始皇把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②北宋的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铸币③南宋中期在四川出现“交子” ④元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动的货币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明清时期,我国人口的激增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此相关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新耕地的大量开垦 ②商业、农业的发展
③多种作物的培植 ④引进作物的推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清朝初期设立的内阁是
A、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封建机构
B、雍正皇帝增设的中央机构
C、沿袭明朝官制的中央机构
D、管理皇室要务的中央机构
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述,不妥当的是
A、清政府被迫完全放弃“闭关”政策
B、中国开始成为不能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丝、菜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英国棉纺织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未能大量倾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