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题8

:
>
2020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面为生物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实例:①1943年Claude用快速离心机将细胞内的线粒体分离出来;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③克里克创立“中心法则”;④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类第22条染色体上约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⑤通过动物胚胎的比较能证明生物进化。这些实例分别属于生物学发展的“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的顺序是……( B )
A.①⑤、②③、④  B.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①②、④
2. 某科学家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DG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B可表示DNA的复制
C.可在细胞质的结构物质中测到放射性
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CD和FG段
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分裂过程的叙述中,哪项与正常情况下的事实不符………………………………………………………………( A )
A.产生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的过程一定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B.进行卵裂的细胞中性染色体不会只有XX(或只有YY)
C.出现X和Y分离现象,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D.出现着丝点分裂的同时含XXYY的细胞,发生在卵裂过程中
4.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丙:dBb。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D )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B.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6.有资料表明,严重的排异反应使人类心脏移植的存活率只有47%,但人类的角膜移植成功率为100%。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
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的主要途径是用药物抑制细胞免疫
7.人类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能管理躯体运动,经过中央前回的分析和综合,使机体对体内外刺激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下列有关中央前回的错误叙述是…………………………( A )
A.刺激中央前回对应的皮层代表区,可引起胃肠蠕动
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
C.刺激左大脑半球第一运动区的顶部皮层代表区,可引起右下肢的运动
D.第一运动区皮层代表区范围大小与其所支配的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呈正相关
8.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图A显示从第7天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下列有关种群曲线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曲线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
e点后,增长速率为O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必须在
c点之前进行
    D.若该图表示微生物生长曲线,次级代谢产物在ab时期大量积累
10.右图是发育着的荠菜胚珠,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⑤的发育先于⑥的发育
B.在正常情况下,若⑦的基因型为aa,①的基因型为Aa,则⑥
的基因型为AAa
C.⑤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种子
D.⑥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极核
11.北方种植的大白菜于秋末冬初收获,人们发现,收获的大自菜外部叶片的钙元素含量大大高于菜心,菜心的氮元素含量却远远高于外部叶片,而肥沃的菜园土壤富含各种矿质营养。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D )
①菜园土壤氮元素含量比钙元素多 ②钙在植物体内可被不同器官重复利用 ③大白菜生长后期气温偏低,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④氮元素在供不应求时,可由老叶向新叶转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出图中所示曲线。下列对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C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A.第10年~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
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0年~40年比
20年~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
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年~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年~80年期间要多
14.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 A )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15.“筛选”是生物学中培育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B ) 
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圆褐固氮菌
B.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中筛选不能合成精氨酸的杂交细胞
C.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洒赤霉菌筛选抗赤霉菌小麦
D.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产物进行筛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16.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    。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的CO2浓度增加   。
(5)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  5×10-摩尔的氧气。
17.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项目 基因组合 A、B同时存在
(A B 型) A存在、B不存在
(A bb型) B存在、A不存在
(aaB 型) A和B都不存在
(aabb型)
鸡冠形状 核桃状 玫瑰状 豌豆状 单片状
杂交组合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测交 :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别是 1∶1∶1∶1 。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核桃状∶豌豆状=2∶1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80   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6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1/4    。
18.(8分)下面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样品  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  8  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GCC  。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   转录和翻译    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基因突变 ,即  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结构) 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离体条件,需要高温,高温酶(答上两项即给分)    。
(4)现在要通过“PCR”得到甲图中DNA片段的1024个克隆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3069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年高中样本分析考试生物试题

下一篇: 2020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题7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