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应届地理同步训练
:
城市与交通 2月26日周练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飞速发展。一个地区的中心村镇要发展为小城市必须具备
①发达的农业基础 ②众多的农村人口 ③发达的乡镇企业 ④众多的集贸市场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面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判断2~4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佤傈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佤傈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佤傈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2.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3.“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4.此村落的规模应是 ( )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方形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回答5~6题。
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6.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
高三应届地理同步训练(十八)城市与交通 2月26日周练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飞速发展。一个地区的中心村镇要发展为小城市必须具备
①发达的农业基础 ②众多的农村人口 ③发达的乡镇企业 ④众多的集贸市场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面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判断2~4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佤傈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佤傈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佤傈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2.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3.“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4.此村落的规模应是 ( )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方形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回答5~6题。
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6.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