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仿真模拟练一
:
7.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实施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B.Mg(OH)2―→Mg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
Mg2++2H2O
C.操作②是将MgCl2溶液蒸干后冷却结晶
D.操作④阴极和阳极产物的质量比是24∶71
解析:操作①为过滤,A项正确;Mg(OH)2→MgCl2为中和反应,B项正确;由MgCl2溶液获得氯化镁晶体不能用加热蒸干的方法,因为加热促进Mg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导致水解彻底,蒸干后不能得到氯化镁晶体,C项错误;操作④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阳极得到Cl2,阴极得到金属Mg,D项正确。
答案:C
8.《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B.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
C.酒化和醋化都要在有氧环境中进行
D.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的程度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
解析: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乙酸。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故A正确。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故B正确。酒化在无氧环境下,醋化在有氧的环境下。故C错误。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故D正确。
答案:C
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甲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
C.丙用于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D.丁装置能组成CuZn原电池
解析:A项,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HCl中Cl不是最高价,因
>
仿真模拟练(一) 7.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实施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B.Mg(OH)2―→Mg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
Mg2++2H2O
C.操作②是将MgCl2溶液蒸干后冷却结晶
D.操作④阴极和阳极产物的质量比是24∶71
解析:操作①为过滤,A项正确;Mg(OH)2→MgCl2为中和反应,B项正确;由MgCl2溶液获得氯化镁晶体不能用加热蒸干的方法,因为加热促进Mg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导致水解彻底,蒸干后不能得到氯化镁晶体,C项错误;操作④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阳极得到Cl2,阴极得到金属Mg,D项正确。
答案:C
8.《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B.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
C.酒化和醋化都要在有氧环境中进行
D.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的程度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
解析: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乙酸。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故A正确。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故B正确。酒化在无氧环境下,醋化在有氧的环境下。故C错误。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故D正确。
答案:C
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甲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
C.丙用于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D.丁装置能组成CuZn原电池
解析:A项,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HCl中Cl不是最高价,因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