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自古便有“侠”。春秋战国时代,豪侠横行,韩非子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朝廷对侠客也是“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为郭解、朱家、田仲等游侠列传,对“侠”予以正面评价:“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剑侠故事,再到明清《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渐成气候。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形成争鸣之势。
中国侠文化与同时代的大众文化心理存在一种对话关系。武侠小说的根本观念在于“拯救”:一方面在追寻儒家庙堂文化以求社会公正而遭遇失落后寻求他人拯救,是弱者心态的想象性治愈;另一方面,则期望在拯救他人中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在他救与救人之间,人们内心深处还潜藏着更加复杂、矛盾的感情机制——“桃源情结”和“嗜血欲望”,时刻左右互搏。
每一次武侠文化的兴盛,都有其时代必然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产生的语境是相似的,所谓乱世出豪侠,乱世亦出制造豪侠的文学。彼时的香港,社会开放,文化自由,但这一方乐土,同时置身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英美等各方之间,各种势力在这里公开共存,暗相角逐。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个性解放、民族融合、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出现在金、梁小说中,迥异于传统武侠文学。
20世纪80年代,新武侠小说进入内地文学市场,受到内地文人群体的追捧,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下一篇: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