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领教工坊2015年会演讲稿:给一个突破自己的理由

:
>

  2010年,我们一块登上珠峰,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我们带着上海世博会的旗帜登上的珠峰。2007年我们去走罗布泊,一块徒步穿越。当时预计进去是5月1号,查了大数据,这时候温度最高不会超过零上45度,再往后温度很快就会上去,所以不能晚于这个时间。结果第一天就49度,第二天是52度,那次差一点没出来,严重中暑。滑雪、帆船和登珠峰,我们都喜欢这三项运动,我们俩是挺像的。

  我们是2003年10月份认识的,正好那年5月份我登顶珠峰。那时候闹SAAS,大家都没事,不准上班、不准上学,怎么办呢?只有封闭在家里,没有什么事就看电视。5月份中央电视台在现场转播中国地质登山队在登珠峰,有人调侃说我们在家等死,有几个中国人在找死,我们就属于找死的那个队伍。下山之后,中央电视台转播了,本来就是名人,再加上登珠峰,更是家喻户晓了。

  10月份在京郊登山的时候,我们俩认识了。他是干什么的我不太清楚,但听说是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家,我对科学家是怀有敬意的。由于当时我是著名的企业家,又是著名的登山家,很明显感觉到汪建几个喜欢登山的科学家对我的敬佩如大江流水滔滔不绝,我们就这样认识了。认识之后就一块滑雪,什么都在一块,两个人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之后一块登雪山,2010年就登珠峰。

  这里先说一个登珠峰的故事。他有哮喘,正常人登珠峰就非常难,有哮喘就更难,更不要说登顶8848米。他在山底都需要用药物,再加上睡眠不好,腿还受过伤,在城市里都是一拐一拐的,更何况这时候发作了,基本上他能不能登顶是有疑惑的。

  我们18个人,12个是外国人,6个是中国人。他找我说:“老王,商量个事,登顶的时候你能不能让我20分钟?”为什么要让他20分钟?因为我52岁登顶珠峰的时候创造了中国人登顶珠峰最大年纪的纪录,这时候59岁了,记录还没有人破。他比我小3岁,如果早我20分钟上去,他就把那个纪录破了,所以他说能不能让他20分钟,让他先上。他这样一说,既然是兄弟情,这种关系应不应该让呢?

  那个情况下他还能登已经是创造奇迹了,按照正常来讲,他一般攀登的距离时间比我慢一个小时,我如果再让他20分钟,实际上让的是80分钟。什么意思呢?我差一步登顶了,我等他80分钟,这还算正常。如果慢一点呢?在那个高度等80分钟是等死。即使是兄弟情,我也没有回应,实际上是没有答案。一前一后,我等你先上,对我来讲没有问题,你破了记录,我再把你的破了嘛。最后的保持纪录者,我让你保持20分钟,但是当时我没有表态。我心里总是犯嘀咕,可能他觉得我不够意思。

  那天我们晚上吃完晚饭是7点钟,然后就进帐篷睡觉了,因为第二天凌晨5点钟要登顶珠峰去。出发之后,我就不时地在休息的时候回头看看,他穿着颜色比较深的墨绿色的衣服,我是穿的蓝色的,我一直回头看有没有墨绿色的点,如果他真的落十几分钟,我让他没有问题。但是一直到登顶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到他,所以我就登顶了。我登顶的瞬间,我看到前面站着一个人,掐着腰说:“嘿嘿,我比你早上了20分钟。”

  他上去了!

  我就非常疑惑,他什么时候上去的,什么时候超过我的?那时候缺氧,反应不过来,没有想通。一直到下到大本营,我就问他,我说:“你什么时候超过我的,我怎么不知道呢?”他就说:“老王,我比你早出发1个半小时。”

  他获得过中央电视台颁发的“最受尊敬企业家”奖,我是第一届被评选上的,属于最老资格的,正因为我们俩的关系,让我来给他颁奖。下面记者采访就问他,这种情况下把我请来给他颁奖特别有意义,然后就问他我们俩关系怎么样,问他为什么佩服王石先生。汪建就说:“我为什么要佩服他呢?”这一反问,记者就愣了,因为假定的是他佩服王石。他说:“我为什么佩服他呢,他是著名企业家,我也是。他登上珠峰,我也上去了。我是科学家,他是吗?”我记得这个评奖应该是2010年,也就是他登上珠峰之后不久的事情。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开讲啦蔡国庆演讲稿:放弃也是一种选择(第159期)

下一篇: 开讲啦周鸿祎演讲稿:大学生该不该创业(第158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