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枣儿》学生版教案

:
>
《枣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 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其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二.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蓦 然 翘 首 囫 囵 踌 躇 竹 匾 咀 嚼
喃喃:
蓦然:
翘首:
囫囵:
喜出望外:
津津有味:
2. 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细读感悟
1. 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2.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3. 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4. 如何评价老人?



5.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五.文本探究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六.艺术特色
1. 象征就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
2. “枣儿”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枣儿

上一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曹刿论战》教师版教案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枣儿》教师版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