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20课《鸟的天堂》教案1(冀教版)
《鸟的天堂》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与“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抒发了对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和热爱。
1、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打开教科书,看到标题,读者自然猜度文章肯定与鸟密切相关,可是作者开篇之后,偏偏没有一点写鸟的文字,这是为什么呢?读者读下去的兴趣油然而生。
2、以趣促读,悬疑推移。
正当读者急于知道为什么取题“鸟的天堂”而开篇却不写鸟的时候,“我”和朋友乘船来到大榕树前,顺笔交代大榕树便是“鸟的天堂”,而且“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照常情,后文应该揭示这“天堂”的奥秘了。然而作者又一次笔锋陡转,却不见一只鸟影。那为什么以“鸟的天堂”为题呢?随着疑问的增多,读者更加急于阅读下文了。
3、聚疑突显,恍然大悟。
当他第二天乘船再次经过大榕树前面时,看到了群鸟飞鸣的热闹场景。这时,“我”由衷赞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悬念到此才算开释了。
课文的悬念如同一条无形的情思线索,使文章结构上更加缜密无间,读者的感情也随着文中人物的感情而起伏,行文曲折尽致,很吸引人。
在行文表达上,全文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动态与静态描写鲜明比照。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生动,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品味、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陆续、继续”“缓缓、渐渐”“静寂、热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读准 “的、应、干、禁、数”等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