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
C.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 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错误;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选项B正确;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选项C错误;
D.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光的波长越短,其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粒子性越显著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错误;
B. 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错误;
C.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的衰变不适应,选项C错误;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选项D正确.
3.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
B. 放射性元素
>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
C.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 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错误;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选项B正确;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选项C错误;
D.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光的波长越短,其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粒子性越显著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错误;
B. 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错误;
C.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的衰变不适应,选项C错误;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选项D正确.
3.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
B. 放射性元素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