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四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联合调研评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州、邹城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 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 山东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 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D. 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表中汉代牛耕技术已在陕西、山东、山西、内蒙古和江苏等地推广的信息可知,汉代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故答案为C项。AB项,依据题干表格可知,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仅从牛耕图画像石的分布情况看不出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排除;D项,题干表格只是反映了几个省份,不能说明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排除。
2.《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A. 马铃薯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
B. 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
D. 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反映福州地区的马铃薯销往香港和国外,说明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的政策,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892~1901年……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