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写作。核心内容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先总说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久、美、坚的共同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最后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本课内容在初中语文说明文中占据着开篇的地位,是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突出事物特点,是学生观察事物、写作说明文的弱项,因此可以借助本课让学生初步掌握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使学生学会扣住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通过抓住关键性句语,筛选重要信息的方法明确事物特点。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研读文本,把握事物特征,理清结构层次。具体的学法指导如下:
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炼事物特征。
讲练结合法:通过问题串,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理清结构层次,学习突出事物特点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与卢沟桥的异同。
2.学习用典型的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难点:能把握事物特征进行简单的说明文写作。
六、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根据导学案自学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