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扩大灾难
人们在发牢骚时往往不甚理智,喜欢用“都”、“所有”的词语进行总结,难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样,就相当于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只看得到事物的丑恶面,最后又引发更多抱怨,如此恶性循环。
破坏人际关系
在威尔·鲍温牧师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抱怨被形容为“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在团队里面也是如此,只传递负面消息会动摇团队“军心”,绝对是自毁前程的不明智之举。另外,被动地接受“苦水”,也会让亲友不堪负荷,长此以往会让他们躲着你走。
阻碍问题解决
抱怨往往“以情绪为中心”,专注在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上(比如“你太磨叽了,收拾个屋子也得大半天”),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真正想要的东西(希望屋子很快收拾好,怎么不动手帮忙呢)。长于说而弱于行,长于批评而弱于建议,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伤害健康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内分泌学教授罗伯特·萨波尔斯基研究表明,老抱怨会强化消极思维,进而导致大脑产生一系列不良变化。听别人抱怨产生的后果更严重。研究显示,听人抱怨超过30分钟,就会导致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从而阻断神经元联系、加速细胞死亡。反复被负面情绪袭击,容易导致认知功能减退。
情绪,这么宣泄才是对的
“抱怨作为宣泄消极情绪、维护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完全将其压抑是不现实的。”岳晓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事实上,抱怨还有两大积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