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止呕
通胃必涤肠,故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大肠募穴天枢。吐酸与吐绿水都属肝胆有热,故取足少阳胆经的合穴阳陵泉、胆之募穴日月直接清泄肝胆之热。同时,要用异经子母补泻的方法,间接地平泄肝胆之火,方克有济。肝胆属木,木能生火,火是木之子,故在手厥阴心包经上选用属荥火的劳宫穴,以火经中的火穴来泄肝胆之火。呕吐不食、口吐清水是脾胃虚寒,加灸中脘、天枢、胃俞以振脾胃之阳。肝藏魂,故取魂门以制肝扶脾。金津、玉液在舌下中部两旁青络上,舌为心之苗,在该处用圆利针放血,有清心泄热功用。
3.情志不和
【药物治疗】
治法:降制肝之逆,通胃阳,安中气。
选方: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代赭石。
方义:七情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性上炎致呕吐,故以黄芩、黄连苦寒之剂以清肝胆之火。肝病必及脾胃,胃恶寒喜温,脾恶湿喜燥,故参以人参、甘草、大枣甘补之品以奠安中气。真气逆而不降,故以代赭石给以镇坠。这是苦寒辛温、重镇、甘补综合同用的方法。此方妙在既温又凉,又辛又苦,能补能泻,相辅相成,保持平衡。
【针灸治疗】
治法:取厥阴募原,清肝理气以制肝逆,佐取太阴表里,健脾和中,升清降浊。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