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成熟,而是要世故

:
>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人际关系很难处,人们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陷于世故的泥坑。成熟是真正的“心机”,世故则是快腐烂的“心机”,成熟是一种迷人的美,它与世故格格不入。做人要积德,就得要成熟而不要世故。大凡把成熟和世故同日而语的人,一定是还没有跨进成熟的行列。

  街头的一堆西瓜,无论它有多少,对买者而言,只有三种:生的、熟的、熟过的。我们只挑熟的买。芸芸众生,男女老幼,就其心理年龄而言,也只三种:幼稚的、成熟的、世故的。幼稚的属于生瓜,成熟的属于熟瓜,世故的属于熟过的瓜。放下生瓜不谈(因为若在秧上,它还有成熟的可能),天下有谁喜欢熟过的西瓜?

  人们都不喜欢熟过的瓜,因为它内里已变得干枯;世人也不喜欢世故的人,因为他们已“练达”得枯燥无味。

  世故是最可怕的一种衰老,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无论他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可以说,都已进入了生命的黄昏。世故的人很少有激情,他们不会制造浪漫,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浪漫情怀;世故的人也很少有创造力,那些真正的大画家、大作家、大诗人、大音乐家中,没有一个是世故的人,就是在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和大商人中,也没有。

  世故者只能混迹于权势和金钱的阴影里,也只有在这些阴影里才能滋生世故的人。现在之所以有人崇尚世故,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世故,实在是因为权势和金钱的阴影越来越重的缘故。

  世故是烂掉的成熟,是那些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就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掩体。他们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情结和弱者心态,因此从其本质上讲,世故是一种幼稚的回归。

  我们反对世故,不等于不提倡成熟。一个人不成熟,就和生瓜一样,价值要大打折扣。成熟是一种丰满圆润的状态,是智慧的顶峰,是一个人阅尽人间沧桑后的大度从容。它不媚俗,不盲从,对挫折处之泰然,对恭维、掌声、鲜花会报以淡淡的微笑。它淡泊宁静,散发着灵魂的香味,它是生命运作到一定程度之后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理想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上的人,在家里是宽容、慈祥的父亲;在朋友那里是手足般的兄长;在社团或党派里,是举足轻重的中流砥柱。

  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不会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因为面对黑暗面,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友于将来,又执着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受到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

  成熟者知道社会是复杂的,所以他们遇事都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朋友真诚相交,如果遇见不熟悉的人,就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会敞开思想交流;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处设防,奉行“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

  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考虑问题时以利益为先,交往的热情则与有用之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你有没有社交恐惧症

下一篇: 不管什么时候都宠辱不惊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