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实习报告总结
其次,处理好学习汉语课程与文化课、外语课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课和外语课的学科地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授汉语必然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大一时一般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中国文化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已经就业的小刘介绍说,很多同学把"文化课程"想象得太过狭窄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仅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中医、气功、太极拳、国画、书法甚至中国菜的烹调,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独特部分都应该有所了解,最好还能对其中之一二项略有专长。这些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部分在你未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中肯定会大有帮助。目前,各国人士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课程需求已从单一的汉语语言学习扩展到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传统的拼写和发音授课已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吸引文化背景各异、思维方式不同的各国学习者。对外汉语传播的多元时代已经到来。
有人认为对外汉语就是汉语+外语。比如小敏是班里的尖子生,几乎把自己当成了外语系的学生,已经过了英语六级,正在计划过英语专业八级,还选修了日语、韩语,忙得不亦乐乎。大四学生小齐向她提供了不少建议--主动与留学生接触,开展语言上的互帮互助活动;利用网络上外语初级的免费课程,进行远程学习。他还提醒小敏学习外语要重视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专业的学习还是有区别的。在选择语种上,可以依据学校的地缘特征或将来从事工作的预期来确定。比如,山东省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多选修韩语和日语,吉林、黑龙江省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多选修俄语、朝鲜语等。总之,要清楚的是,学习外语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汉外交流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再次,学习直接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能课。
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技术学等公共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案例的自主学习,为将来的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便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中加以应用。如学习并运用中文助教等教学软件,以帮助未来作为汉语教学的教师编写教材和日常备课。最好适当地选修各类公选课。对外汉语教师往往要求具有"杂家"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从事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小赵建议不妨选择绘画、书法、表演、交际、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便于将来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义、篇章,成为"学高为师"的优秀人才。
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历练。某国际交流学院的高老师就认为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办法就是实践再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找出差距,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高素质、有经验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毕竟,教授留学生汉语要遵循独特的二语习得和教育规律,还要考虑学习者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在异域生活的独特心理感受,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所以,高年级的学生必须通过实习 ,在实践中切实提高教学技能。
三、对外汉语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机构,并命名为"孔子学院"。截至今年1月,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10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还有61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汉语教学人才匮乏。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名,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万名。该报告 预测,到201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需要数百万名汉语教师。那么,这种形势是否就意味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呢?
我们首先调查了山东省的一所省属师范院校,该校在普通高校中设立对外汉语专业较早,2015年有58名应届毕业生。其中19名继续读研,5人当了语文老师。至07年9月1日前,仅10人有了工作。采访中,该院的副书记一直强调这一届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十分刻苦,38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有20多人,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了50人,有8人成绩在550分以上。很显然,努力的学习态度、优异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令他们的就业状况更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