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愁滋味

:
>

  他乡愁滋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秋雨《乡愁》
  小的时候,幻想着能够到村子外面的集市走一走,瞧一瞧;大一点儿的时候,盼望着能够到周遭的闹市玩一玩,逛一逛;等到后来大学毕了业,盼望着到大的都市去看一看。如今,真的梦寐以求的时候,才发觉,还是家乡好,民情淳朴自然,那个时候家乡还是老样子。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是如此地心旷神怡!父亲还是依旧的慈祥、和蔼可亲,母亲是依旧的勤劳、美丽。
  没过多久,家乡搞起了新农村计划,开荒拓土、大建工厂,渐渐地田野消失了,麦田寥寥无几了,油菜花零零散散,曾经少时的玩伴一个个离开了家乡,没过两三年,我也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山城“重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刚开始来到重庆一半欢喜一半忧愁,欢喜的是终于可以来到大都市了,到处耍着玩,像脱了缰的小马驹到处玩到处逛,到处都是新奇,到处都想去!忧愁的是我听不懂本土的方言,怎么听怎么别扭,连续半年就是在这种不熟悉的环境下度过了。上班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说小也不小,因为这里有两个大公司。还好的是同事们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男男女女,没多久就和他们混熟了。我们一起去了洋人街,从朝天门轮渡过去。适逢金秋十月,江面上烟雾缭绕,身着红色薄毛衣的我,稍稍有点儿经不住这江面上的风了。望着云烟深处自由自在飞翔的白鸽,耳畔升起了缕缕的伤感。纵使自己玩得有多开心,繁华落尽了铅华,不免惹人凄凉。
  重庆的古镇比较多,临近市中心就有一个古镇,名叫“磁器口”,那里人山人海,每每到那里,就是挤着进去,挤着出来。各种卖手工艺品的、土特产的,数不胜数。留恋拍照的有很多,每到有牌匾的地方就会看到络绎不绝地人群。有种让人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浑然不觉这里竟然是一古镇。相反,我更喜欢江边,滔滔江水,载着一片孤舟,一路飘向西,更有一番古人的余韵。
  去年清明去“金刀峡”游玩,周围也有一个古镇。相比“磁器口”而言,这里显得更僻静了许多,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幽,民风淳朴。有类似于古代的客栈,有载着一片木筏穿行于桥下的渔翁,有破破旧旧的六七十年代的黑白相间的瓦房,路旁也有土地公公的“小庙”。虽然它们离城区较远,不及“磁器口”那般的繁华、热闹,但作为一个古镇,它也毫不逊色,它从不掩饰、包装什么,不需要打着风景区的名号,去卖弄什么,它们只是把自己最淳朴最原始的面貌示于他人已足矣。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安简子,是一个安静的女子吗

下一篇: 开启灵魂的封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